石点头
2019年8月28日星期三
《中医基础学》 20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《中医基础学》 16 2 解说内经“和”学说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《中医基础学》 15 1 解说内经“和”学说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《中医基础学》 1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和形成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《中医基础学》 100 治则2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《中医基础学》 96 预防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《中医基础学》 097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《中医基础学》 92 基本病机3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《中医基础学》 84 劳逸失度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《中医基础学》 91 基本病机2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《中医基础学》 88 发病原理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《中医基础学》 81 七情内伤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《中医基础学》 80 3 五运六气学说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《中医基础学》 79 2 五运六气学说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《中医基础学》 78 1 五运六气学说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《中医基础学》 74 燥邪、火(热)邪、暑邪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《中医基础学》 73 寒邪、湿邪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《中医基础学》 72 风邪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《中医基础学》 71 概说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《中医基础学》 66 奇经八脉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《中医基础学》 62 经络学说概述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《中医基础学》 61 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《中医基础学》 59 血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《中医基础学》 58 气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《中医基础学》 57 精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《中医基础学》 56 脏腑之间的关系2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《中医基础学》 55 脏腑之间的关系1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《中医基础学》 54 奇恒之腑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《中医基础学》 50 中医基础理论5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《中医基础学》 47 中医基础理论4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《中医基础学》 43 藏象(下)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《中医基础学》 42 藏象(上)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《中医基础学》 41 藏象学说概论3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《中医基础学》 40 藏象学说概论2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《中医基础学》 39 藏象学说概论1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《中医基础学》 38 中医基础理论3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《中医基础学》 37 五行学说5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《中医基础学》 36 五行学说4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《中医基础学》 35 五行学说3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《中医基础学》 34 五行学说2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《中医基础学》 33 五行学说1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《中医基础学》 27 阴阳学说3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《中医基础学》 26 阴阳学说2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《中医基础学》 25 阴阳学说1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《中医基础学》 24 精气学说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《中医基础学》 9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九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《中医基础学》 8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八 - 北京中医药大学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《中医基础学》 7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七 - 北京中医药大学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《中医基础学》 6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六 - 北京中医药大学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《中医基础学》 5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五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《中医基础学》 4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四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《中医基础学》 3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三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《中医基础学》 2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二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《中医基础学》 1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一 - 北京中医药大学 -- 北京中医药大学
《中医诊断学》75 疾病命名的诊断意义、病历书写
《中医诊断学》74 第三节主证的诊断思路 第四节辨证诊断思维 第五节诊断思路、病名和分类
《中医诊断学》73 第十一章、第一节:诊断资料属性分类 第二节:诊断思维和一般方法
《中医诊断学》72 卫气营血病证表现(二)第三节:三焦辨证、传变及表现 。第四节:经络辨证、循行证候
《中医诊断学》71 少阳病症、太阴病症、少阴病症、厥阴病症、小结 第二节:卫气营血辨证、证候表现(一)
《中医诊断学》70 第十章、第一节:六经辨证、特点、临床应用及六类证型表现、太阳病症、阳明病症
《中医诊断学》69 脏腑兼病证型表现(二)、章小结
《中医诊断学》68 六腑病主要证候表现(二) 第七节:脏腑兼病辨证、病证特点、主要证型表现(一)
《中医诊断学》67 第六节:六腑病辨证、病变特点、证候表现(一)
《中医诊断学》66 第五节、肾病辨证、病证特点、常见症状、主要证候表现
《中医诊断学》65 肝病主要证候表现(二)
《中医诊断学》64 第四节:肝病辨证、功能特性、主要证候表现(一)
《中医诊断学》63 第三节:脾病辨证、特性、病理、症候表现
《中医诊断学》62 肺病主要证候表现(二)
《中医诊断学》61 痰蒙心神、痰火扰神、瘀阻脑络 第二节:肺病辨证、常见症状、特性、主要表现(一)
《中医诊断学》60 第九章脏腑辨证 第一节心病证辨、心悸、心气血虚、失眠、脉结代、心火亢盛、心脉痹阻
《中医诊断学》59 饮证、支饮、水肿(原溢饮)、水停、湿、津液亏虚 第五节:辨情志证候、七情证候
《中医诊断学》58 血瘀证诸特点、病因、表现 第四节:辨津液证候(痰饮水湿)、痰证
《中医诊断学》57 第三节气血辨证、气虚气陷气脱、血虚、气血两虚、阴血亏虚、血虚血瘀、血脱 、气滞类
中医诊断学 朱文锋(湖南中医药大学) 56
《中医诊断学》55 第八章:病性辨证(原病因气血津液辨证)第一节辨六淫证候(风邪、寒邪、暑邪、湿邪)
《中医诊断学》54 虚实真假(真实假虚、真虚假实、虚实夹杂)证候的转化(由轻转重、由表转里、里邪外达)
《中医诊断学》53 第三节:八纲证候间的关系、证候相兼、证候真假之寒热真假(真热假寒、真寒假热)
《中医诊断学》52 虚实辨证、阴阳辨证
《中医诊断学》51 里证、半表半里证、寒热辨证
《中医诊断学》50 第七章八纲辨证 第一节八纲和八纲辨证的概念、第二节八纲的基本证候、表里辨证、表证
《中医诊断学》49 按胸胁、按乳部、按虚里、按脘腹、按肌肤、按手足、按腧穴
《中医诊断学》48 真脏脉、妇人脉和小儿脉、脉诊的临床运用和意义。第六章:按诊(方法、体位、手法)
《中医诊断学》47 结脉(代脉、促脉);第二节:脉象的鉴别、相兼脉
《中医诊断学》46 滑脉(动脉)、涩脉、弦脉、紧脉
《中医诊断学》45 虚脉、实脉、洪脉(大脉长脉)、细脉(濡脉、弱脉、微脉、短脉)
《中医诊断学》44 浮脉(散脉、芤脉、革脉)、沉脉(伏脉、牢脉)、迟脉(缓脉)、数脉(疾脉)
《中医诊断学》43 正常脉象,六阴脉、六阳脉、斜飞脉、反关脉,病理脉象(28种)、浮脉
《中医诊断学》42 寸口分候的应用和原理、部位和方法(时宜、体位、布指、运指、息动)、脉象四要素
《中医诊断学》41 仲景三部诊法,寸口脉选取理由、脏腑分候(左心肝肾、右肺脾命)、脉位配法、配属依据
《中医诊断学》40 闻诊小结;第五章:脉诊 第一节:概述、原理、脉象脉诊、部位方法、遍诊法、三部九侯
《中医诊断学》39 听心音、听胃肠异声、呕吐、呃逆、嗳气、噫气、嗅气味
《中医诊断学》38 听呼吸、短气、少气、咳嗽
《中医诊断学》37 第四章:闻诊,听声音、听语言(谵语、郑声、狂言、独语、错语、言謇)
《中医诊断学》36 望诊和舌诊总结及补充
《中医诊断学》35 舌苔色、舌苔舌质的综合分析;第四节:舌象分析要点及舌诊的临床意义,舌诊小结
《中医诊断学》34 第三节:望舌苔
《中医诊断学》33 绛舌、紫舌、苍老舌、娇嫩舌、胖大舌、瘦小舌、点刺舌、裂纹舌、齿痕舌,舌态、舌下络
《中医诊断学》32 第一节:望舌体位、形态、方法及注意、正常舌象;第二节:舌质和色,淡红、淡白、红舌
《中医诊断学》31 望小儿指纹;第三章:舌诊、结构、部位、原理
《中医诊断学》30 第三节:望排出物、痰、涕、涎、唾、呕吐物、大便、小便
《中医诊断学》29 局部望诊小结
《中医诊断学》28 望皮肤
《中医诊断学》27 望二阴
《中医诊断学》26 望腹部、望腰背、望四肢、望手足、望指和甲
《中医诊断学》25 望齿龈、望咽喉、望躯干、望颈项、望胸部胸胁
《中医诊断学》24 望耳、望鼻、望口唇
《中医诊断学》23 望五官、眼
《中医诊断学》22 第二节:局部望诊、头、发、面型
《中医诊断学》21 望姿态、归纳演示
《中医诊断学》20 望形体
《中医诊断学》19 望色(三)
《中医诊断学》18 望色(二)
《中医诊断学》17 望神(三)、望色(一)
《中医诊断学》16 望神(二)
《中医诊断学》15 第二章:望诊 第一节:全身望诊、望神(一)
《中医诊断学》14 问经带,小结
《中医诊断学》13 八问二便
《中医诊断学》12 问饮食口味与饥渴(二)
《中医诊断学》11 七问饮食口味和饥渴(一)
《中医诊断学》10 四问头身胸腹诸不适、五问耳目、六问睡眠
《中医诊断学》09 问汗(二)、三问疼痛
《中医诊断学》08 问汗(一)
《中医诊断学》07 问寒热(二)
《中医诊断学》06 一问寒热(一)
《中医诊断学》05 第三节:问主诉(现在症和既往病史),十问歌
《中医诊断学》04 第二节:问诊的内容
《中医诊断学》03 第一章:诊法、问诊 第一节:问诊的意义和方法
《中医诊断学》02 病、症、证的关系,发展状况、学习方法、参考书籍
《中医诊断学》01 绪论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75 中医基础理论的现代研究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74 问题解答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73 如何学好中医基础理论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72 治则(三):调和气血、调整脏腑、三因制宜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71 治则(二):正治、反治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70 预防与治则(一):治病求本、扶正祛邪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69 疾病的转归、养生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68 疾病的传变(二):形式(二)、影响因素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67 疾病的传变(一):概念、形式(一)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66 病机:脏腑病机 胃、小肠、大肠、膀胱、三焦的病机、齐恒之腑的病机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65 病机:脏腑病机 肾的病机、胆的病机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64 病机:脏腑病机 肝的病机(二)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63 病机:脏腑病机 脾的病机,肝的病机(一)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62 病机:脏腑病机 心的病机(二),肺的病机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61 病机:内生五邪(三),脏腑病机 心的病机(一)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60 病机:内生五邪(二)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59 病机:基本病机 气血失调(二)、津液失常,病机:内生五邪(一)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58 病机:基本病机 阴阳失调(二)、气血失调(一)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57 病机:基本病机 阴阳失调(一)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56 病机:基本病机 邪正盛衰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55 病机:发病机理(二)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54 病机:概念、发病机理(一)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53 病因:其它病因 外伤、寄生虫等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52 病因:其它病因 胎传、环境、毒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51 病因:病理产物 瘀血、结石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50 病因:内伤病因 劳逸失度、病理产物 痰饮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49 病因:内伤病因 七情(三)、饮食失宜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48 病因:内伤病因 七情(二)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47 病因:外感病因 疠气、内伤病因 七情(一)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46 病因:外感病因 六淫(暑邪、湿邪、火邪)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45 病因:外感病因———六淫致病的一般特点,六淫(风邪、寒邪)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44 病因:概说、外感病因概说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43 体质:体质学说的应用(二)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42 体质:形成(二),分类、体质学说的应用(一)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42 体质:形成(二),分类、体质学说的应用(一)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41 体质:形成(一)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40 体质:基本概念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39 奇经八脉、经络的生理功能、经络学说的应用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38 十二经脉(二):流注次序、循行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37 十二经脉(一):走向交接规律、分布规律、表里关系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36 气与精、津液的关系;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35 津液(二):生成、输布、排泄、生理功能,气与血的关系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34 血、精、津液(一):概念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33 气:分类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32 气血精津液概述、气:含义、生成、功能、运动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31 脏腑之间关系(三):脏与腑,腑与腑之间关系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30 脏腑之间关系(二):脏与脏之间关系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29 形体官窍:官窍(目、耳、前阴、后阴);脏腑之间关系(一):脏与脏之间关系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28 形体官窍:五体(筋、骨)、官窍(舌、鼻、口、喉)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27 形体官窍:五体(脉、皮、肉)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26 齐恒之腑:女子胞与脏腑、经络的关系,附:精室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25 齐恒之腑:脑、髓、女子胞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24 六腑:膀胱、三焦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23 六腑:胃(二)、小肠、大肠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22 六腑:胆、胃(一)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21 五脏:肾的生理功能(二)、肾的生理特性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20 五脏:肝的生理特性(二)、肾的生理功能(一)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19 五脏:肝的生理功能(二)、肝的生理特性(一)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18 五脏:脾的生理特性(二)、肝的生理功能(一)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17 五脏:脾的生理功能、脾的生理特性(一)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16 五脏:肺的生理功能(二)、肺的生理特性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15 五脏:肺的生理功能(一)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14 五脏:心的生理功能(二)、心的生理特征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13 脏象学说概述、五脏:心的生理功能(一)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12 中医学的科学思维(二)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11 五行学说:在中医学中的应用(二)、中医学的科学思维(一)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10 五行学说:基本内容(二)、在中医学中的应用(一)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09 阴阳学说:在中医学中的应用(二)、五行学说:基本概念、基本内容(一)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08 阴阳学说:基本内容(二)、在中医学中的应用(一)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07 阴阳学说:基本概念(二)、基本内容(一)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06 气一元论、阴阳学说:基本概念(一)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05 中医学的特色与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性质、特点和内容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04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(二)、导论小结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03 中医学的医学模式、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(一)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0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01 导论、中医学和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、形成条件、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
《温病学》72 《温病条辨》简介:3·三焦篇的核心内容及吴鞠通的学术思想(续)。治疗禁忌。该书读法。
《温病学》71 《温病条辨》简介:1作者及成书背景,2体例说明,3·三焦篇的核心内容及吴鞠通的学术思想
《温病学》70 叶香岩《外感温热篇》第九条:1·湿热病治疗宜忌(续);2·湿热病与温热病的治则。小结
《温病学》69 叶香岩《外感温热篇》第八条:(续);第九条:湿热病治疗宜忌及湿热病与温热病的治则
《温病学》68 叶香岩《外感温热篇》第十:湿热里结阳明的治疗及与伤寒阳明病的区别;第八:温热病治疗大法
《温病学》67 叶香岩《外感温热篇》第六:战汗的病机与予后;第七:湿热邪气留滞少阳三焦与伤寒少阳病异同
《温病学》66 叶香岩《外感温热篇》第四条:续;第五条:斑出而热不解的机理与治法
《温病学》65 叶香岩《外感温热篇》第四条:温热夹风、夹湿逆传入营的病机与证治
《温病学》64 叶香岩《外感温热篇》第三条:温热邪气与风邪、湿邪相搏的证候与病机及温热病与伤寒的区别
《温病学》63 叶香岩《外感温热篇》第一条:归纳;第二条:伤寒与温病传变规律的不同及温病初起表证的治法
《温病学》62 叶香岩《外感温热篇》第一条:3·温病与伤寒辨治的区别
《温病学》61 叶香岩《外感温热篇》(前十条)第一条1·温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;2·卫气营血与脏腑的关系
《温病学》60 (续)5通下、6清营凉血、7开窍、8熄风、9滋阴、10固脱回阳。病理产物治疗和善后调理
《温病学》59 温病的治疗:辨证四法;主要治法和注意(10类30法):1解表、2清气、3和解、4祛湿
《温病学》58 烂喉痧证治:1·毒侵肺卫,2·毒壅肺胃,3·气营两燔,4·余毒未净、阴液损伤;小结
《温病学》57 (八)大头瘟和痄腮证治。(九)烂喉(丹)痧:概念。1·病因病理,2·诊要,3·辨证论治
《温病学》56 温燥3 2续 肺燥肠闭,阴伤腑实,肺胃阴伤;气营两燔;真阴耗损;凉燥;小结。大头瘟概述
《温病学》55 温燥3 1邪在肺卫,3 2邪在气分燥气化火、上干清窍,燥热犯肺,肺燥咳血、肠热下利)
《温病学》54 伏暑:总结传变及证治。(七)秋燥(温燥):概念,1·病因病理,2·诊要,3·辨证论治
《温病学》53 伏暑:3 2B·胃肠湿热夹滞,3 3·营分血分A·心营热盛、下移小肠,B·痰瘀阻滞心包
《温病学》52 伏暑:3 2·气分·A·湿热郁阻少阳
《温病学》51 (五)伏暑:概念1·病因病理2·诊要3·辨证论治3 1初发气营A·卫气同病B·卫营同病
《温病学》50 湿温:归纳湿温病传变及证治(总表)。治则、常用药、治疗禁忌、饮食注意、生活护理复习。
《温病学》49 湿温3 3热重于湿3 4从化A热入血分B气随血脱C脾肾阳虚3 5余邪未尽3 6湿盛阳衰
《温病学》48 湿温:3 1·湿重于热·E·续,F·湿滞大肠,3 2·湿热并重A·湿热蕴毒B·湿热中阻
《温病学》47 湿温:3 1·湿重于热·C·湿阻募原,D·湿阻中焦,E·湿阻膀胱、上蒙心包
《温病学》46 湿温:3 1·湿重于热(续A湿遏卫气)B湿热酿痰,痰热蒙蔽心包与湿热酿痰蒙蔽心包比较表
《温病学》45 湿热病辨治概述:6·转归。湿温:概念,1·病因病理2·诊要3·辨证论治3 1·湿重于热
《温病学》44 湿热病辨治概述:4·辨治法则(续),治则和常用药简表,5·禁忌(药物、饮食、调护)
《温病学》43 湿热病辨治概述:3·辨证纲领,4·三焦湿热的辨治法则
《温病学》42 其它暑病:冒暑(续),中暑,暑秽。小结。(四)湿温:湿热病辨治概述:1·病因,2·特点
《温病学》41 暑温:3 5·后遗症证治(续),暑温小结。暑温病传变及证治总表。其它暑病:冒暑
《温病学》40 暑温:3 3·续、暑入心营、暑热动风、暑入血分,3 4·暑伤心胃,3 5·后遗症证治
《温病学》39 暑温3 2·气分暑湿:暑湿困阻中焦和弥漫三焦3 3·暑热入营血分:暑伤肺络(气血两燔)
《温病学》38 暑温1·病因病理,2·诊要,3·辨证论治3 1·气分暑热:肺胃热炽、暑伤津气、津气欲脱
《温病学》37 春温病传变及证治总表。(三)暑温:概念和特点
《温病学》36 春温:3 5·C·(续)及复脉辈的证治,3 6·邪伏阴分,3 7·善后调理。春温小结
《温病学》35 春温:3 5·B·续,C·亡阴脱液、虚风内动(加减复脉汤和二甲、三甲复脉汤、大定风珠)
《温病学》34 春温:3 4·(续),3 5·热灼真阴·A·真阴虚火炽(证治),B·真阴耗损(证治)
《温病学》33 春温:3 2·D E·气血两燔加热毒充斥,F·血热蓄血,3 3热入心包,3 4血热动风
《温病学》32 春温:3 2·营分、血分·A·热灼营阴(证治)B·气营两燔(证治)C·热盛动血(证治)
《温病学》31 春温3 1B·热郁胸膈,C·热灼胸膈,D·阳明无形热盛,E·阳明有形热结·6个承气汤证
《温病学》31 春温3 1B·热郁胸膈,C·热灼胸膈,D·阳明无形热盛,E·阳明有形热结·6个承气汤证
《温病学》30 春温:3·辨证论治(气营血证治和用药禁忌)3 1·气分证治·A·热郁少阳胆(附方证治)
《温病学》29 风温病传变及证治总表。(二)春温:概念,1·病因病理,2·诊断要点
《温病学》29 风温病传变及证治总表。(二)春温:概念,1·病因病理,2·诊断要点
《温病学》28 风温:3 3A·续,B·内闭外脱C·热入心包兼阳明腑实D·余热未净、肺胃阴伤。风温小结
《温病学》27 风温:3 2·G·热结阳明(证治);3 3·热入心包(营分)A·热陷或痰蒙心包(证治)
《温病学》26 风温:3 2·F·肺胃热炽(续)白虎汤四禁
《温病学》25 风温:3 2·C·痰热阻肺,腑有热结,D·肺热发疹,E·肺热下利,F·肺胃热炽
《温病学》24 风温:3 1·B·附方比较,3 2·热入气分·A·热邪壅肺(证治)B·痰热结胸(证治)
《温病学》23 风温:3 1·A·(续)银翘散煎服法和剂效比较,3 1·B·肺失宣降
《温病学》23 风温:3 1·A·(续)银翘散煎服法和剂效比较,3 1·B·肺失宣降
《温病学》22 【各论篇】(一)风温:1·病因病理2·诊要3·辨治3 1·风热袭表(卫分)A·卫外失司
《温病学》21 4 2·神志异常(昏愦不语、昏蒙、如狂发狂),痉厥(抽厥、肢厥逆冷、各种动风)总论结语
《温病学》20 4 2·汗出异常(时汗、多汗、大汗、战汗),口渴(欲饮、不欲饮),神志异常(神昏谵语)
《温病学》19 4 2·辨常见症状——发热、汗出异常(无汗)
《温病学》18 4 1·辨斑疹(续)、斑疹治则、辨治白(pei
《温病学》17 第4章:4 1·温病的常用诊法──辨舌、验齿,辨斑、辨疹
《温病学》16 3 2·三焦辨证(续)、三焦传变、三焦辨证表、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的关系
《温病学》15 3 1·卫气营血辨证表(续)、浅深和传变,3 2·温病的辨证——三焦辨证
《温病学》14 3 1·卫气营血辨证(续)、卫气营血辨证表
《温病学》13 第3章:3 1·温病的辨证——卫气营血辨证
《温病学》12 2 2·温病的发病(发病因素、感邪途径、发病类型)
《温病学》11 2 1·温病的病因(续)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、疠气、温毒
《温病学》10 1 4·温病与伤寒(续)1 5·温病与瘟疫,1 6·温病与温毒。第2章2 1温病的病因
《温病学》09 1 3·温病的范围和分类(续),1 4·温病与伤寒的关系和区别·
《温病学》08 1 2··温病的特点(续),1 3··温病的范围和分类
《温病学》07 绪论小结;第1章:1 1·温病的概念;1 2·温病的特点
《温病学》06 形成与发展:温病学四大家之王孟英和《温热经纬》,其他诸家及医著
《温病学》05 形成与发展:温病学四大家之吴鞠通和《温病条辨》
《温病学》04 形成与发展:标志·温病学四大家之叶天士和《临证指南医案》、《温热论》,薛生白
《温病学》03 形成与发展:明清(形成发展期·吴又可、袁班、史可法、叶天士、喻嘉言、吴鞠通、华岫云)
《温病学》02 形成与发展:隋唐(孙思邈)、宋金元(成长期·刘河间)、明清(形成发展期·吴又可)
《温病学》01 【总论篇】绪论——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:战国至东汉(萌芽期·张仲景)
2019年8月27日星期二
《中药学》79 攻毒杀虫去腐敛疮药:轻粉、砒石、铅丹、炉甘石、硼砂
《中药学》78 攻毒杀虫去腐敛疮药概述集药:雄黄、硫磺、白矾、蛇床子、升药
《中药学》77 固精缩尿止带药概述及药:山茱萸、覆盆子、桑螵蛸、海螵蛸、金樱子、莲子、芡实。涌吐药类
《中药学》76 止泻药概述及药:五味子、乌梅、诃子、五倍子、罂粟壳、肉豆蔻、赤石脂、禹余粮
《中药学》75 补阴药:麦冬、天冬、石斛、百合、黄精、枸杞子、墨旱莲、女贞子、龟甲、鳖甲。收涩止汗类
《中药学》74 补血药:阿胶、龙眼肉。补阴药概述及药:北沙参、南沙参、玉竹
《中药学》73 补血药:当归、熟地黄、白芍、何首乌
《中药学》72 补阳药:杜仲、续断、蛤蚧、冬虫夏草、紫河车、核桃仁。补血药概述
《中药学》71 补阳药:巴戟天、淫羊藿、仙茅、补骨脂、益智仁、菟丝子、沙苑子、肉苁蓉、锁阳
《中药学》70 补气药:大枣、蜂蜜、饴糖。补阳药概述及药:鹿茸
《中药学》69 补气药:白术、山药、白扁豆、甘草
《中药学》68 补气药:人参(二)、西洋参、党参、太子参、黄芪
《中药学》67 补虚药概述、补气药概述及药:人参(一)
《中药学》66 开窍药概述及药:麝香、冰片、苏合香、石菖蒲、蟾酥
《中药学》65 息风止痉药:牛黄、钩藤、地龙、天麻、僵蚕、全蝎、蜈蚣
《中药学》64 平肝潜阳药:牡蛎、代赭石、刺蒺藜、罗布麻、紫贝齿。息风止痉药概述及药:羚羊角
《中药学》63 平肝潜阳药概述及药:石决明、珍珠母
《中药学》62 重镇安神药:朱砂、磁石、龙骨、琥珀
《中药学》61 安神药概述、安神药:酸枣仁、柏子仁、远志、合欢皮、夜交藤
《中药学》60 止咳平喘药:批把叶、桑白皮、葶苈子、白果、矮地茶、洋金花
《中药学》59 止咳平喘药概述及药:苦杏仁、紫苏子、百部、紫苑、款冬花、马兜铃
《中药学》58 化痰药:川贝母、浙贝母、瓜蒌、竹茹、竹沥、竹黄、昆布、海藻
《中药学》57 化痰药:天南星、禹白附、白芥子、皂荚、旋复花、白前、桔梗、前胡
《中药学》56 化痰药概述及药:半夏
《中药学》55 活血疗伤药概述及药:土鳖虫、自然铜、苏木、骨碎补、马钱子。破血消癥药概述及药:莪术
《中药学》54 活血调经药概述及药:丹参、红花、桃仁、益母草、牛膝
《中药学》53 活血止痛药:延胡索、郁金、姜黄、乳香、没药
《中药学》52 化瘀止血药:茜草、蒲黄、五灵脂、血竭。温经止血药概述及药:炮姜、艾叶、灶心土。活血化瘀
《中药学》51 凉血止血药概述及药:大蓟、小蓟、地榆、槐花、侧柏叶、白茅根、苎麻根。化瘀止血药:三七
《中药学》50 驱虫药:鹤草芽、槟榔、雷丸、鹤虱、榧子。止血药概述及药:仙鹤草、白及、棕榈炭、血余炭
《中药学》49 消食药:莱菔子、鸡内金、鸡矢藤。驱虫药概述及药:使君子、苦楝皮、南瓜子
《中药学》48 行气药:薤白、柿蒂。消食药概述及药:山楂、神曲、麦芽、谷芽
《中药学》47 行气药:青皮、枳实、木香、沉香、乌药、荔枝核、香附、佛手、香橼、川楝子、青木香
《中药学》46 温里药:小茴香、丁香、高良姜、花椒、胡椒、荜茇、荜澄茄。行气药概述及药:橘皮
《中药学》45 温里药:附子、干姜、肉桂、吴茱萸
《中药学》44 利湿退黄药概述及药:茵陈蒿、金钱草、虎杖。温里药概述
《中药学》44 利湿退黄药概述及药:茵陈蒿、金钱草、虎杖。温里药概述
《中药学》43 利水退肿药:薏苡仁(二)。利尿通淋药概述及药:车前子、滑石、木通、通草、石韦、海金沙
《中药学》42 利水渗湿药概述、利水退肿药概述及药:茯苓、猪苓、泽泻、薏苡仁(一)
《中药学》41 化湿药:苍术、厚朴、佩兰、广藿香、白豆蔻、草豆蔻、砂仁、草果
《中药学》40 祛风湿强筋骨药概述及药:五加皮、桑寄生、狗脊。化湿药概述
《中药学》39 祛风湿清热药概述及药:防己、秦艽、络石藤、雷公藤、豨莶草、臭梧桐、桑枝、老鹳草
《中药学》38 祛风湿散寒药:独活、威灵仙、川乌、蕲蛇、金钱白花、乌梢蛇、木瓜
《中药学》37 祛风湿药概述、祛风湿散寒药概述
《中药学》36 峻下逐水药:芫花、牵牛子、商陆、巴豆
《中药学》35 攻下药:番泻叶、芦荟。润下药概述及药:火麻仁、郁李仁。峻下逐水药概述及药:甘遂、大戟
《中药学》34 攻下药:大黄(二)、芒硝
《中药学》33 泻下药概述、攻下药概述、攻下药:大黄(一)
《中药学》32 清虚热药概述、清虚热药:青蒿、地骨皮、白薇、银柴胡、胡黄连
《中药学》31 清热凉血药:生地黄、玄参、牡丹皮、赤芍、水牛角、紫草
《中药学》30 清热解毒药:山豆根、射干、马勃、白头翁、马齿苋、鸦胆子。清热凉血药概述
《中药学》29 清热解毒药:鱼腥草、蒲公英、紫花地丁、土茯苓、熊胆、野菊花、红藤、败酱草
《中药学》28 清热解毒药概述、清热解毒药:金银花、连翘、板蓝根、大青叶、青黛、贯众
《中药学》27 清热燥湿药:黄芩、黄连、黄柏、龙胆草、苦参、穿心莲、秦皮
《中药学》26 清热泻火药:芦根、天花粉、淡竹叶、栀子、夏枯草、决明子。清热燥湿药概述
《中药学》25 清热泻火药概述、清热泻火药:石膏、知母
《中药学》24 发散风热药:葛根(二)、柴胡、升麻、淡豆豉。清热药概述
《中药学》23 发散风热药:桑叶、菊花、蝉蜕、蔓荆子、葛根(一)
《中药学》22 发散风寒药:细辛、苍耳子、藳本。发散风热药概述、发散风热药:薄荷、牛蒡子
《中药学》21 发散风寒药:香薷、荆芥、防风、羌活、白芷·
《中药学》20 发散风寒药:桂枝(二)、紫苏、生姜
《中药学》19 发散风寒药:麻黄、桂枝(一)
《中药学》18 解表药概述、发散风寒药概述
《中药学》17 中药的应用:中药的用法、各论概述
《中药学》16 中药的应用:中药的禁忌(二)、中药的剂量
《中药学》15 中药的应用:中药的配伍(二)、中药的禁忌(一)
《中药学》14 中药的应用:中药的配伍(一)
《中药学》13 中药的性能:毒性(二)、小结
《中药学》12 中药的性能:升降浮沉(二)、毒性(一)
《中药学》11 中药的性能:归经(二)、升降沉浮(一)
《中药学》10 中药的性能:五味(三)、归经(一)
《中药学》09 中药的性能:四气(二)、五味(一)
《中药学》08 中药的性能:四气(一)
《中药学》07 中药的性能:概述
《中药学》06 中药的炮制:方法,中药的作用
《中药学》05 中药材的储存、中药的炮制:含义、目的
《中药学》04 第二章:中药材的品种、产地、采集和贮存
《中药学》03 中药学的发展
《中药学》02 总论、第一章:中药知识的积累和发展
《中药学》01 绪言
《方剂学》82 中医用药量的特点、剂型举例、煎服方法、配伍特点、中医方药毒副作用分析及控制。
《方剂学》81 方剂学的性质和任务;中西医的方、药、理之别;从辨证论治看中医疗效;方剂与配伍技巧
《方剂学》80 健脾丸(续);章结;第十八章:驱虫剂,乌梅丸
《方剂学》79 半夏白术天麻汤(临证加减及注意),章结;第十七章:消食剂,保和丸、枳实导滞丸、健脾丸
《方剂学》78 贝母瓜蒌散(续);第四节温化寒痰,苓甘五味姜辛汤、三子养亲汤;第五节化痰熄风(风痰)
《方剂学》77 温胆汤续及附方;第二节:清热化痰,清气化痰丸、小陷胸汤;第三节:润燥化痰,贝母瓜蒌散
《方剂学》76 独活寄生汤(续)第十六章祛痰剂;第一节燥湿化痰,二陈汤(附:导痰汤、涤痰汤)、温胆汤
《方剂学》75 实脾散(续)、萆薢分清饮;第五节:祛风燥湿,羌活胜湿汤(附:蠲痹汤)、独活寄生汤
《方剂学》74 真武汤(临证加减及附方:附子汤)、实脾散
《方剂学》73 猪苓汤与五苓散比较、防己黄芪汤(临证);第四节:温化寒湿,苓桂术甘汤(与五苓散比较)
《方剂学》72 二妙散(临证加减及附方:四妙丸);第三节:利水渗湿,五苓散(附:胃苓汤)、猪苓汤
《方剂学》71 三仁汤(临证续)、甘露消毒丹(病例及与三仁汤比较)、连朴饮、当归拈痛汤
《方剂学》70 茵陈蒿汤(附:栀子柏皮汤、茵陈四逆汤)、八正散(临证加减)、三仁汤(临证加减及附方)
《方剂学》69 平胃散(续及附方:不换金正气散)、藿香正气散,类方比较;第二节:清热祛湿:茵陈蒿汤
《方剂学》68 麦门冬汤(续)、养阴清肺汤、百合固金汤;第十五章:袪湿剂;第一节:燥湿和胃,平胃散
《方剂学》67 清燥救肺汤;第二节:滋阴润燥,增液汤(附方及运用)、麦门冬汤
《方剂学》66 第十四章:治燥剂;第一节:轻宣外燥,杏苏散、桑杏汤
《方剂学》65 镇肝熄风汤(续)、天麻钩藤饮(临证加减)、大定风珠(与羚角钩藤汤比较),小结。
《方剂学》64 羚角钩藤汤、镇肝熄风汤
《方剂学》63 牵正散、玉真散、消风散(临证加减及注意),小结;第二节:平息内风概述
《方剂学》62 第十三章:治风剂;第一节:疏散外风,川芎茶调散(临证加减)、大秦艽汤、小活络丹
《方剂学》61 小蓟饮子、槐花散、黄土汤
《方剂学》60 桂枝茯苓丸(临证加减);第二节:出血止血,血热出血之十灰散(临证加减)、咳血方
《方剂学》59 温经汤(临证加减)、生化汤、失笑散
《方剂学》58 气虚血瘀之补阳还五汤(临证加减)、复元活血汤
《方剂学》57 第十二章:理血剂;第一节:活血祛瘀之桃核承气汤、气滞血瘀之血府逐瘀汤(临证加减)
《方剂学》56 苏子降气汤(续)、定喘汤、旋覆代赭汤、橘皮竹茹汤
《方剂学》55 半夏厚朴汤、天台乌药散、暖肝煎;第二节:降气、苏子降气汤
《方剂学》54 第十一章:理气剂;第一节:行气,越鞠丸、瓜蒌薤白白酒汤、枳实薤白桂枝汤
《方剂学》53 至宝丹;第二节:温开,苏合香丸
《方剂学》52 第十章:开窍剂;第一节:凉开,安宫牛黄丸、紫雪丹
《方剂学》51 易黄汤续;第九章安神剂;第一节重镇安神朱砂安神丸;第二节滋养安神天王补心丹、酸枣仁汤
《方剂学》50 第四节:涩精止遗,桑螵蛸散;第五节:固崩止带,固冲汤和固经丸以及比较、易黄汤
《方剂学》49 第一节:固表止汗,牡蛎散;第二节敛肺止咳,敛肺散;第三节涩肠固脱,真人养脏汤、四神丸
《方剂学》48 肾气丸(临证加减和附方)、十补丸、右归丸;第六节:阴阳双补,地黄饮子。第八章:固涩剂
《方剂学》47 一贯煎(临证加减及注意);第五节:补阳,肾气丸
《方剂学》46 六味地黄丸(续及临证加减)、左归丸、大补阴丸(临证加减及附方:虎潜丸)
《方剂学》45 第三节:气血双补,炙甘草汤(临证加减及附方:复脉汤);第四节:补阴,六味地黄丸
《方剂学》44 当归补血汤(续及临证加减)、归脾汤及临证加减
《方剂学》43 完带汤(续);第二节:补血,四物汤(附:桃红四物汤)、当归补血汤
《方剂学》42 补中益气汤(续)、生脉散、玉屏风散、完带汤
《方剂学》41 第七章:补益剂;第一节补气,四君子汤(附:异功散、六君子汤、参苓白术散)、补中益气汤
《方剂学》40 第三节:温经散寒,当归四逆汤(附: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、黄芪桂枝五物汤)、阳和汤及加减
《方剂学》39 吴茱萸汤(续);第二节:回阳救逆,四逆汤(附:通脉四逆汤、人生四逆汤)、参附汤
《方剂学》38 清暑益气汤;第六章:温里剂,第一节:温中袪寒,理中丸及附方、小建中汤及附方、吴茱萸汤
《方剂学》37 当归六黄汤(续);第五章:袪暑剂,治法特点,香薷散、新加香薷饮
《方剂学》36 芍药汤(续)、白头翁汤,小结;第五节:清虚热、青蒿鳖甲汤、清骨散、当归六黄汤
《方剂学》35 清胃散(续)、玉女煎、葛根芩连汤、芍药汤
《方剂学》34 龙胆泻肝汤(续)、左金丸、苇茎汤、泻白散、清胃散
《方剂学》33 仙方活命饮(续);第四节:清脏腑热,导赤散、龙胆泻肝汤
《方剂学》32 第三节:清热解毒,黄连解毒汤、凉隔散、普济消毒饮、仙方活命饮
《方剂学》31 竹叶石膏汤;第二节:消营凉血,消营汤、犀角地黄汤
《方剂学》30 痛泻要方(续);第三节:调和肠胃,半夏泻心汤及附方;第四章:清热剂;清气分热的白虎汤
《方剂学》29 逍遥散(续)、痛泻要方
《方剂学》28 四逆散(续及附方:柴胡疏肝散),逍遥散
《方剂学》27 大柴胡汤(续)、蒿芩清胆汤;第二节:调和肝脾、四逆散
《方剂学》26 第三章:和解剂;第一节:和解少阳,小柴胡汤、大柴胡汤
《方剂学》25 济川煎(续);第四节:逐水,十枣汤;第五节:攻补兼施,黄龙汤(附:新加黄龙汤)
《方剂学》24 第二节:温下,温脾汤、大黄附子汤;第三节:润下,麻子仁丸、济川煎
《方剂学》23 大承气汤的附方(小承气汤、调胃承气汤、复方大承气汤、大黄牡丹汤)
《方剂学》22 麻黄附子细辛汤(续)附:助阳解表的再造散;第二章:泻下剂;第一节:寒下,大承气汤
《方剂学》21 败毒散(续及附方:荆防败毒散),参苏饮、麻黄附子细辛汤
《方剂学》20 麻杏石甘汤(续)、与麻黄汤的比较及附方:越婢汤、柴葛解饥汤;第三节:扶正解表,败毒散
《方剂学》19 银翘散(续)、桑菊饮,银翘散与桑菊饮的比较,麻杏石甘汤
《方剂学》18 止嗽散(续);第二节:辛凉解表(症候特点),银翘散
《方剂学》17 方剂命名简述,小青龙汤(附:射干麻黄汤和加石膏汤、加辛夷散),止嗽散
《方剂学》16 九味羌活汤(续),羌防剂和麻桂剂的发展和运用,香苏散
《方剂学》15 桂枝汤(续),麻黄汤与桂枝汤比较和临证加减(附:桂枝汤加葛根和加杏子),九味羌活汤
《方剂学》14 麻黄汤(续及附方:大青龙汤、三拗汤、华盖散)、桂枝汤
《方剂学》13 【总论】小结;【各论】概述;第一章:解表剂,第一节:辛温解表,麻黄汤
《方剂学》12 剂型更换的功效变化及影响;第五章:剂型,传统汤散丸剂的特点,煎法、服法(内外服法)
《方剂学》11 第三节:方剂的变化形式、药味的组成和药味与药量的增减变化(随证加减、药量比例)
《方剂学》10 第二节:方剂的基本结构,君臣佐使的涵义和运用注意,以法统方与治法的关系
《方剂学》09 药物功效发挥的控制因素、控制方法和配伍技巧、配伍作用分类、控制毒副作用十法
《方剂学》08 第一节:方剂的配伍目的、多功效药物的配伍要领、用量特点、炮制和煎服方法、剂型选择
《方剂学》07 消法和下法的区别、补法;第三章:方剂分类;第四章:方剂组成变化
《方剂学》06 和法(续)、温法、清法、消法
《方剂学》05 吐法(续)、下法、和法
《方剂学》04 第二节:医门八法:汗法、吐法
《方剂学》03 第二章:方剂与治法; 第一节:治法概述
《方剂学》02 发展简史(续)
《方剂学》01 绪言。【总论】第一章:发展简史
较新的博文
较旧的博文
主页
订阅:
博文 (Atom)